(Luo 供稿)
1953年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蒋介石与心腹毛人凤在一间密室里低语,准备谋划一场不为人知的秘密行动。蒋介石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对毛人凤说:“雨农的家人还在大陆受苦,你得想办法把他们接过来。”他口中的“雨农”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那个曾经在情报界呼风唤雨的人物。
戴笠,一个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的传奇人物,凭借过人的才智和狠辣的手段成功赢得了蒋介石的青睐,成为其手中的一张王牌。然而这张王牌却在1946年的一场空难中逝世,只留下了一大家子孤儿寡母。戴笠的儿子戴善武和他的父亲一样,同样是个狠角色,残害了不少共产党人,但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1951年戴善武被处决只留下他的妻子郑锡英带着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戴善武被处决后郑锡英几乎一无所有,为了养活几个孩子郑锡英不得不带着他们前往上海寻求一线生机,但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将所有孩子全部带上,于是在离开前她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了在戴家工作了十多年的厨师汤好珠,希望她能帮忙照顾。然而这一别母女三人从此天各一方,小女儿戴璐璐更是再也没见过母亲一面。

到达上海之后郑锡英带着三个儿子租了一间简陋的小屋,靠打零工和帮人做家务勉强维持生计。但好景不长,突然的失业让一家人又陷入了困境。无奈之下郑锡英想起了戴笠生前的护士长范娟理,于是便前往求助,范娟理念及旧情,不仅为郑锡英母子四人提供了住处还帮她找了份工作,在范娟理的帮助下郑锡英一家总算度过了难关。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得知郑锡英一家的困境后决定将她们接到台湾,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毛人凤。经过一番策划毛人凤找来了自己的心腹王时旭,准备让他来负责此事。王时旭接到任务后便悄悄从台湾来到上海,他首先与潜伏在上海市公安局的国民党特务黄福源取得了联系,两人约定在一家偏僻的餐馆见面。昏黄的灯光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王时旭低声向黄福源交代了任务:“上头要我们把戴雨农的儿媳和孙子接到台湾去,得悄悄地不能让人知道。”
黄福源一听就明白了这任务的艰巨性,他点燃一根香烟缓缓吐出一口烟圈:“这事儿可不好办啊……”经过一番商议两人决定通过投亲和迁户口的途径将郑锡英一家弄到香港去,再从香港转往台湾。于是黄福源找到了负责户口业务的陆秉章用金钱收买了他,而陆秉章念及与黄福源的交情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他顺利地为郑锡英一家办好了户口迁移证,并按照黄福源的要求对信息进行了修改,只是在修改信息时他误将戴以宏的名字改为了王时旭,而这为后来的变故埋下了伏笔。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时旭打算立即行动,然而就在郑锡英一家出关时却意外发现戴以宏的身份有问题无法出关,于是计划只得被迫暂停。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郑锡英手足无措,她已经失去了两个女儿现在二儿子又无法同行,此时她的心里宛如刀割般难受。此时的王时旭也有些慌神,毕竟夜长梦多拖得越久越难办,于是他决定让戴以宏留下并对郑锡英展开了劝说。最终王时旭将戴以宏暂时交给了陆秉章照顾,随后他带着郑锡英和两个儿子再次出发。
之后的路即便偶有盘问也没有找到他们的破绽,王时旭成功带着郑锡英一家顺利过关到达香港并与接头人会面,不久之后他们便踏上了前往台湾的旅程。到达台湾之后蒋介石在台湾府邸接见了郑锡英母子三人,他先是缅怀了戴笠生前的功绩,又为没能及时将他们接到台湾而“表达歉意”,只是这份歉意到底有多少真心就不得而知了。
郑锡英在台湾安顿下来后虽然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但她却格外担忧海峡对岸的儿子、女儿们的生活情况。戴以宏起初在陆秉章的照顾下生活还算不错,然而好景不长陆秉章因受贿被抓,戴以宏失去了依靠被送进了孤儿院。戴以宏在孤儿院长大成人后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建设边疆的队伍,起初一切还算顺利,但在特殊时期时却有人拿他是“戴笠之孙”这点大做文章,打算将他抓起来并处决掉。好在上级领导了解戴以宏的作风,觉得他没问题,便为他写了封长信向组织说明情况,组织经过调查后宣判戴以宏无罪,后来他娶了个普通女人为妻过上了平淡的日子。

与戴以宏相比他的妹妹戴眉曼的命运则显得要顺遂一些,她被寄养在汤好珠家后改姓廖,七十年代中叶时她与汽修工谢培流成了亲,虽然“戴笠孙女”的身份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在搬到江西上饶生活之后日子逐渐平静了下来。
1991年时郑锡英已经白发苍苍,她的大儿子和三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她却始终惦记着海峡对岸的孩子,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和“三通”的实现她终于盼到了全家团聚的希望。经过一番努力郑锡英终于与在大陆的儿子戴以宏和女儿戴眉曼有了联系,两人经过商量后决定到台湾与母亲团聚,当戴眉曼走出机场大厅时郑锡英哭着与她紧紧拥抱在一起……
十八天后戴以宏也到了台湾与母亲相认,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只是最小的戴璐璐再也看不到妈妈的样子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戴以宏与两个兄弟彻夜长谈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经历,而郑锡英则欣慰地看着孩子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留言
張貼留言